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六月, 2023的博文

失去爱 - 115

图片
 新年夜   我听见邻居们 在院子里唱歌, 他们唱呀,唱呀, 拉起手,围着圆圈跳舞, 在钟表的齿轮间, 在戒指的圆环上, 在新年夜, 他们唱歌爬上桌子跳舞, 他们唱呀,唱呀, 在新年夜, 在新的一年就要到来的 夜晚。     立 2015/12/31 。     * 沈菲在临终前,弥留之际突然清醒过来。她知道自己的一生就要结束了。她这时非常平静。既不害怕,也无悲伤。晚年一直困扰她的身体,现在一点儿也不疼了,也不冰冷,也不再沉重,仿佛她衰老的身体已经消失了。她自由了。这天晚上,沈菲透过窗口,看见淡蓝的月光照在白色大理石的广场上。 是的,到了夜晚,月亮会升上暗蓝色的天空,广场上结起一层朦胧的白霜,人民英雄纪念碑,高高矗立,宁静的墓碑前,坐满了年轻的学生。是的,那时月光下的广场坐满了学生,有人在讲着月亮,有人在讲着家乡,讲到家乡清澈的河水,讲到夏天来临那河水就会高高地涨起,还有一些男男女女,他们围坐在一起,大声地争论,他们说到了洛克,说到了卢梭,后来他们又开始谈论理想,自由和明天。广场上的大理石是洁白的,映照着那些年轻的面孔,即使是在这样的夜晚,依然清清楚楚,让人永远也无法忘怀。   * 就在这个广场上,一天夜晚,在清澈的月光下,沈菲看见一个英俊男生在写日记。是在月光下写日记!沈菲不由自主地向着他走过去,像是魂牵梦绕了一生一世。但就在走近那个男生身边时,男生突然咳嗽了两声。正是这咳嗽的声音,仿佛把沈菲从梦中唤醒,让她永远记住了这个声音,她一下子爱上了,那个男生,咳嗽的声音。这时,男生身旁另一个年轻,同样英俊的男孩子,看见了沈菲,就一跃而起,站到她的面前,大声说:我叫于凡。你叫什么?是哪个学校的?那个正在专心写日记的男生这样也就注意到了这里。他抬起头,向着沈菲看过来。于是,沈菲看见了他的眼睛,她看着他的眼睛说出了自己的名字:沈菲。 那个男生不是夏雨,也不是顾小峰,他叫郝同。于凡是他最好的朋友。两个人都是北京男孩,住在同一个大院儿里,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都在一起。于凡爱上了沈菲;沈菲爱上了郝同;郝同也爱上了沈菲。从四月到五月,三个人如影随形。每一个人的心里都即甜蜜又痛苦。沈菲对政治毫无兴趣;郝同对政治感兴趣,但兴趣不大,他强调正义;于凡对政治非常认真,有时比较较真。他们都憧憬爱情,和幸福的生活。但季节阴晴不...

失去爱 - 114

 * 时间一晃又过去了许多年。吴敏老了。有一天,她突然又想到了夏雨,想念起夏雨写下过的那些文字。那是一种心灵饥渴的感觉。在旷野中,这个喧闹的时代里,她有时需要一些抚慰。于是,她又来了,进入夏雨的博客,阅读那些文字。文字依旧。她依然喜欢,依然被深深的感动,而且更加亲切了。当年,在她第一次读到夏雨的文字时,就在惊奇之中,深深的喜欢了。那时,她正在大学里读研究生,风华正茂,光彩照人。青春在每一个人的身上,都曾闪过光。而现在她终于可以坦然承认,那些文字就是她的心灵的最亲密的伴侣。她挚爱着它们。然后,读过之后,她又一次离去。然后,时间一晃,又是许多年。     * 时光机器 在2013年9月6日的晚上,周杰伦世界巡演台北站现场,邓丽君又一次走上了舞台!她和周杰伦在聚光灯下对唱了由周在2006年创作的歌曲《千里之外》,历时3分30秒。然后,又消失在了台北的夜色里。 这是由数字王国(Digital Domain)公司运用虚拟影技术完成的一项虚拟3D仿真作品。 栩栩如真! 如果时光机器真的存在,那时间就可以倒流了。     * 吴敏来美国时,带上了小雨的那只箱子。现在,它更加破旧。吴敏喜欢这只皮箱,一直精心保存着它。她想知道这只皮箱的来历。但对此一无所知。那里面,有一支笔,(是金笔,)一块儿手表,(是机械表,)一瓶香水,(是一个空瓶子,)一枚石头刻的印章,(上面是一个她始终不知道含义的符号,)不过她没有保存那包照片。那支笔在晚年,成为了她的心爱之物,她一直把它带在身边,用它来写写字,时时把玩一番。她经常会冥想书写的含义,用一只笔在纸上留下痕迹。那支笔的笔尖是14k黄金的,非常滑顺。但已经磨得很粗了。她本来想带着这支笔,和它一同火化掉,但后来又改了主意。她让她的孩子,(她已经是祖奶奶啦,是啊,孩子们一直在不断的从虚无中降生出来,掉到这个奇妙的新世界,)在她死后,把她所有的东西都拿到旧货市场上卖掉。而这支笔,她特意嘱咐要放到ebay上卖掉,而且要拍卖掉。她没有保留小雨的遗物,但小雨还一直在她的心里啊。在临终前有一刻,吴敏又想起了那个和小雨一同死在路上的神秘的女人,还有那个照片里的不知名的女孩子。然后,她笑了。   * 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吴敏的头脑一直很清楚。她又一次来到夏雨的博客,像是特意要来道别。她已经预感到这将是她最后一次...

失去爱 - 113

 * 小菲从死亡谷的“地球与星空之夜”夏令营回来了。晚上,她在客厅和爸爸妈妈谈起了星星和外星的文明。小峰告诉她:这些年的研究表明,(他当然是通过google得到的这些知识啦,)在M13武仙座球状星云里拥挤了太多的恒星,那里行星稀少。(在看到这样的介绍时,小峰陷入遐想,一个挤满了太阳的星系,缺少围着它们旋转的行星。)因此,那里存在外星生命的可能性非常渺茫,几乎是不可能的。而到目前为止,从没有研究发现真正存在外星文明。小菲非常沮丧,说:那我们活得不是非常非常的孤独吗?这时,小峰和沈菲几乎异口同声地说:不孤独的。因为爸爸妈妈爱你啊!小菲认真地说:我也爱你们啊!小峰和沈菲听到时,就几乎要流下眼泪。这时,女儿为他们背诵了一首她刚刚读过的诗:The Furthest Distance in the World。 背完后,沈菲说:太好了。小峰没有评论,只是问这是谁的诗?女儿告诉他,是网上看到的。她也不知道作者是谁。晚上,女儿睡去后,小峰一个人在网上找到这首诗。发现是泰戈尔的诗。大名鼎鼎啊。他又读了一遍,仍然觉得,这首诗写得并不好。他不知道是否会因为他的英文不好,造成了理解感受上的障碍,他于是找到中文的译文来读,仍然失望。这他妈的叫什么诗啊!瞎抒情,而且太罗嗦了。它没有把小峰心中关于遥远的感受说出来啊。再一研究发现竟然根本不是泰戈尔的诗,是一个讹传。 就是在这次夏令营,小峰从女儿那里知道了武仙座球状星团M13和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向那里发出的阿雷西博信息。此后,他时常会遐想,神思游离,如果有一天一群外星人截获了这串神秘的电波,那么他们是否能够破译出这里面的密码,从而知道我们想要告诉他们的话。他于是意识到了不仅要收到那串电波,还要破译出那里面的密码。有时夜晚,偶尔看见了天上的繁星,他会突然想到那束从地球飞向遥远太空深处的电波,它现在飞到哪里了?两万五千年的旅程啊!那是人类心灵的出走,是人类的又一次的远征。那些人类无声的呼唤,在这广袤的宇宙中。 这时,他就又会想起很多年很多年以前。那时他还在纽约做着他心爱的科学研究。在一次冷泉港的研讨会上,他遇到了一个叫丁妍的女人。(后来丁妍进化成了她的领域里的一个牛人啦。当然啦,现在也老啦,甚至可能都不在啦。)那天晚上在酒吧里他们聊天。聊的很愉快。在聊天中,他们谈到了破译生命密码的奇妙故事,还谈到了孟德尔,达尔文,和米歇尔。米歇尔发现的核酸中的...

失去爱 - 112

 * 一天晚上,沈菲睡着了。在晚年,沈菲失眠,入睡困难,经常整宿整宿在床头辗转反侧,昏昏沉沉,但无法入眠,就这样,悬浮在夜空中,直到夜色消退,才渐渐清醒。但这一天,沈菲睡着了,而且睡得特别安心。夜半时分,她开始做梦。梦见贝贝在哭。那条老狗,终于失去了尊严,趴在沙发上痛哭,哭的真伤心,泣不成声。沈菲安慰贝贝,但是在梦里,贝贝开始对她讲话。二十年了,沈菲一直多么希望贝贝能和自己讲话啊!哪怕只是最简单的只言片语。贝贝的声音是孩子的声音,但那孩子的声音在梦里又是苍老低迴的,像一只用了许多年的粗瓷碗。贝贝嗷嗷地叫着,就像个受了委屈的孩子似的,在和沈菲道别,他说他要走了,但他不想走啊,他想活着。然后,又放声大哭。沈菲不停地安慰他。这时,贝贝拉起沈菲的手在大厅里开始跳舞,那是一个空旷而华丽的大厅,地板光滑,上面倒映着屋顶垂下的吊灯,和沈菲与那只老狗的身影,窗户是敞开的,白色的窗帘被风呼呼的吹起来,哗哗抖着,飘得老高,刚一落下还在半空中就又被猛烈地掀起,屋子很暗,外面是一片白色的阳光,晃得眼睛什么也看不见,但当他们开始跳舞时,夜晚就突然降临,从窗外涌进来,布满客厅,灯光孤独,留声机在转动,竖起的喇叭里播放着最后一只舞曲,沈菲和贝贝共舞,小芹跟随在他们的身旁。她留着一条很长的辫子,一直垂到腰间,穿着一件碎花对襟儿的红布袄,靛蓝的锥子裤,脚上踏着一双绣花平底的红布鞋,沈菲和贝贝随音乐共舞,小芹为他们在头顶上撑起一把红纸伞。三个人在客厅里一同移动,脚踩着音乐。贝贝一边跳一边仍在引颈哀号,直到沈菲从梦中醒来。她看见贝贝,不是像往常那样趴在沙发上看着她,而是奇怪的背对着她,像一个人那样坐在沙发上,面向窗口,仰头,向着窗外的月亮,引颈长号。那声音嗷嗷的,传向夜空。沈菲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连忙颤巍巍地下床,忘记了披上衣服,幸好屋里暖气很热,她走到沙发旁,坐下来,抱住了贝贝,抚摸它的背脊。而贝贝仍向着窗外哀嚎。沈菲于是向窗外看去,她看见夜空中,月亮是蓝色的,又圆又亮。沈菲非常吃惊。第二天,贝贝走了。   * 小芹一进屋,吓得尖叫了出来。她看见那条老狗死在了沙发上。沈菲躺在床上,正在发烧。屋子里弥漫着一股腐败的热气。   * 沈菲一直躺在床上。她感冒了,发着烧。不久之后,烧退了,但感冒迁延难愈。感觉身体从来没有过的虚弱,她迷迷糊糊的想自己真的是老了。这个公寓现在对她来说...

失去爱 - 111

 * 贝贝更老了。毛发已经失去了光泽和重量,蓬松地浮在身上,显得很厚,颜色也变浅,像被长年的日光漂白了似的,原来,两眼上方各有一丛黑褐色的毛,现在都变得花白。它的身躯依然庞大,但看上去空洞,缺乏重量感,像一座空洞的大山,(可是大山也会空洞吗?)贝贝已经再也不会顽皮地嬉闹,甚至跑都跑不动了。现在,它动作迟缓,总是长时间地坐着,看着前方,但眼睛里什么表情也没有,可即便如此,它仍然是威严的,不容冒犯,让胆小的人猛然见到这座大山会吓上一跳。贝贝今年22岁,对于狗来说,这已经是非常高寿的年龄了。在刚出生才八周时,它就被沈菲抱回家中。这20多年来,它和沈菲生活在一起,一起变老,但它仿佛在做着加速运动,追赶着沈菲。现在它终于赶上来了,和沈菲一同步入生命的最后阶段。 贝贝的关节老化,走起路来缓慢,而且有些瘸。它的牙齿不好,一只眼睛已经瞎了,脾气也变坏,几年前在散步时就会突然不走了,是走不动了,趴在地上耍赖,要让沈菲哄上半天,现在,在家里偶尔沈菲说它两句,它就会赌气自己躲到角落里,看也不看沈菲,于是沈菲只得又去哄它向它道歉。而沈菲自己呢?也差不多吧。没有什么严重的疾病,但身上每个部件都严重老化了,脾气也老化了。衰老真厉害啊!她有时候自言自语。浑身到处疼痛。也没有力量了。自己的力量都跑到哪去了呢?过去再累咬咬牙也能坚持下来,但是现在不行啦,现在牙都咬不动啦。好在眼睛还不太花,但涩得厉害,可能是常年使用电脑的结果。但她现在仍然离不开电脑啊!一是习惯了。不看电脑就坐立不安;二是在屏幕上字可以调得很大。老的最惊心的是这张脸。满脸皱纹,五官都变形了。偶尔沈菲翻出以前的照片,看了自己都吃惊。那些小时候,年轻时候的照片里的自己,她都快认不出来了。她看到了自己小学时候的毕业照,高中时的毕业照。她在一群陌生的小孩子的影子里寻找自己,好像不敢肯定这就是自己的毕业照。她逐一辨认着每一个人的脸,很多人的名字都忘记了。有些人的相貌还有一点点熟悉的感觉,可以让她相信那可能是曾经的她的同学,可有些人甚至连一点印象也没有,不能相信她曾经和他们生活学习过那么多年。然后,沈菲看到她自己了。天啊,小学的时候那么小,那是她自己吗?她真的不相信。自己怎么是那个样子啊?好可爱!中学的时候自己是多青涩啊!简直难以相信。大学呢,沈菲看到自己当年多美丽啊!而且,显得那么清纯。在高中的照片里,沈菲又找到了李明宇。有一些感伤。明...

失去爱 - 110

 * 孔颖颖接下来竟然开始讲起了她和夏雨的性爱。吴敏几次局促地扭头向周围看,幸好周围一个中国人也没有,倒有几个印度人。她想,今天真他妈的是太幸运了。这在如今世界范围里遇到没有中国人的地方都是罕见的。如果再没有了那几个印度人,那简直就可以称为奇迹了。可是,她忘记了自己和孔颖颖不还是中国人吗。这只是因为孔颖颖的话已经让她耳朵根子都发热,如坐针毡。吴敏随即一阵心烦,恼火地想大声喝斥孔颖颖,让她住口,不要再说了,别不要脸,不知道羞耻,难道如今中国的这些知识分子、文化人就没有要脸的了吗?没有知道点羞耻的?没有说话着点调的了吗?正当她坐在那里心烦意乱,恼也不是听也不是的时候,孔颖颖突然停住讲话,把脸凑近吴敏仔细地看她。吴敏顿时被她看毛了,心里不安突突的像一堆摇摇晃晃就要倒塌的积木,她想:难倒自己刚才心里面想的话,竟然被这个人精似的鬼家伙看出来了?她感到自己的脸轰的一下子热得发烫,窘迫得不知所措,犹豫着张开嘴,想问孔颖颖怎么了?你干嘛这样看我呀?但这时孔颖颖已经爆发出一阵大笑,简直是狂笑。她笑得前仰后合地大声说:那都是我编的!我是在骗你呢!吴敏这下子真想把杯子里的茶泼到孔颖颖的脸上,然后揪住她,把她按倒在地上,痛打她一顿。她端起茶杯送到了嘴边,要喝才发现杯子里的茶喝完了,这才再把茶杯从嘴边挪开,放在身前的茶几上,拿起茶壶来添水,但茶壶里的水也都倒完了。可是,孔颖颖笑够了又说:我刚才说的骗你的才是骗你的呢。其实我说的可都是千真万确!   * 孔颖颖说,她的确给夏雨留言了。可她一直没有等到夏雨的回复。 在那天星期六的晚上,孔颖颖开始动手给自己做晚饭。吃过晚饭,她没有接着去看夏雨的博客,而是又开始清扫房子了,像一个贤惠的家庭主妇,不知疲倦地忙碌着,日复一日,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这个狭小空间里的无边无际的琐碎事物,让家庭生活闪耀出神性的光辉。这些琐碎的事情每一天在我们的生活里一点点地展开,像浸泡在水中的银耳,渐渐充满我们的一生,吸纳尽你一生中所有的水分,把生命的流逝变成一种幸福,就像那只意大利的钢笔,Dolce Vita。清洁可以是一种美德,整齐也是一种,把餐具擦得发亮,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快乐,扫地,擦桌子,整理床铺和房间,去阳台收起晾干的衣服,都是令人愉快的,那些盘子,碗,勺子,水杯,灯具,和座椅的样子都是美的,是生活的杰作,也是永恒的艺术。最后,当把所有的活儿干完时,...

失去爱 - 109

 她说,她再也忍受不了了。因为读这个博客简直变成了一个残忍的爱好。它具有两种完全不能相容的性质,可是它却硬是把它们完全融合在了一起。要把石头溶解在水里,结果就只能把她,孔颖颖,一点一点地给撕裂。那些文字离你多近啊,它们是多具体多真实的啊,它们是有生命的,是你的好朋友坐在你的心里向你述说着,是铺展开在你皮肤上的滋润的膏脂;而他呢?那个写下这些文字的人,他又多遥远啊!他是抽象的,是飘忽在维度之外的虚幻;那些文字都是清清楚楚的,而这个男人是模模糊糊的。可一切好像又同时可以完全反过来。文字是遥远又模糊的,一匹匹雨中的小白马;他却非常近,就贴在你的耳边念叨着,那些颗粒状的声音啊,高高低低的,是最温暖的清凉,就这样进入到了你的身体里面啊,源源不断,一直向里走呀,一直走进你身体里最深远的地方,世界的尽头,那些地方,你可能都永远也到达不了,那里是史前的大海蒸发后留下的盐的结晶体,在那里它们,这些语言,就变成了水,融化了你心里的那些古老的盐,那些干燥的坚硬的正六面体。 我受不了了,再也无法忍受。 于是,在一个夜雨连绵的秋末,孔颖颖在夏雨的博客里写下了第一个留言。第二天晚上,颖颖惴惴不安地检查了夏雨的那篇博客,没有回复。其实,整个白天,她在工作中已经心神不宁地查看过很多遍了。现在外面仍然是漫天的夜雨,仿佛有着无尽的委屈,眼前依然是自己的那一小段怯生生的留言,时光仿佛静止住了,停留在,这一夜和前一夜,的同一场雨中。但孔颖颖感觉到了,自己离冬天又近了一天。 于是,颖颖开始执拗地在他的每一篇文章下面留言,好像是在跟他赌气,向他发脾气。而这样,她才发现,夏雨的博客里从来没有一个人,留下过一句话,或者一声问候。颖颖于是在这个似乎绵绵无尽期的雨夜里伤心地哭了,也许她是在前一天的雨夜里哭泣的,也许是很多年以后的一个雨夜。泪水不断从眼眶中涌出,变成了屋外飘散在夜空,消失在黑暗里的,无边无际的雨的一部分。孔颖颖抽泣着想:世界真冷酷。这个世界是冷酷的。外面很冷。一场秋雨,一场寒。   * 孔颖颖绝望了。她不愿意每天就这样处于一种无法自控的状态,一遍一遍地查看夏雨是否给她写了回复,哪怕只有只言片语,或者仅仅问候一声你好,她也会得到巨大的满足。但结果不过是一次又一次的希望的落空,跌进巨大的失望里。可是不久之后,就又想再去看一看,而且总是这样的想法一经出现就迅速变得无法收拾,总能为自己找到足够...

失去爱 - 108

 * 就是从这时开始,吴敏不再在讲话,只默默看着孔颖颖,听她讲下去,但已经知道这必将是自己一生之中最神秘的一次经历了。 孔颖颖说采访结束后,她回到杂志社,立刻开始在她的小格子里码起字儿来。初稿大体写完时,已经都很晚了。但她很兴奋。每当她写一篇文章时,都会这样特别兴奋,永不厌倦。她当然要把这首诗也放进文章里了。采访时,经济学家并不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他说是在网上偶然读到的。孔颖颖上网寻找,结果在一个博客中找到了来源,仍然不知道作者的名字,但显然这不是一个专业作家,孔颖颖直接,复制,粘贴,然后格式刷。诗歌就变成她文章的一部分了。回到家时已经很晚,孔颖颖的丈夫这个月出差在外地。她先洗了个澡,没有吹头发,而是用毛巾使劲擦干,然后,穿着睡袍,披散着潮湿的头发走出来,感觉浑身松弛下来了。孔颖颖坐进沙发,她又想起了那个博客。于是她蜷缩在沙发里,半躺半靠,打开了笔记本,上网,再一次进到那个博客,发现这个里面全部是纯文学的创作,有诗歌,有小说,有文学评论,但没有其他的东西,没有照片、图画,没有音乐,没有视频,没有所谓的日常生活的记录,时事八卦,所谓的内心感悟,没有鸡汤。几乎不敢相信。她先读了一篇短篇小说。读完,感觉自己好像死了一样。可能是累了,没有力气感动了。于是又看里面的诗歌。点开一首,是题目吸引了她,《写作II》。一读是一首说写作的诗。在诗的后面作者还写了一小段文字,说写作是一个死亡的过程。颖颖在心里说:是的。写作就是一个死亡的过程。爱上写作,就是找死。但这位博主在文字里告诉颖颖:其实,不是你选择了写作,而是写作选择了你。那就是被死亡选中了。颖颖在心里对着那个博主顽皮地说:是被死亡的孪生兄弟选中了,当然了,如果是她的那位腰突的女同事,就要说,孪生姐妹,总之,一个很勤快,是太勤快了,谁也不会被它落下,另一个很懒,但是,它们两选上谁谁就死定了。第二首叫《了犹未了》,同样是题目吸引了她。诗很短,不知道他想说什么。颖颖又慢慢读了一遍,两遍,三遍,仍然不知道,但感觉诗很美。你想要告诉我什么呢?颖颖在心里问那个博主,突然间有想要哭泣的感觉,想到了“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可是她想,你为什么会想到这一句诗呢?这和这首《了犹未了》有什么关系呀。第三首名字叫《遥远的诗歌》,孔颖颖读到最后意识到,这首诗是写距离的啊!她心中抽动了一下,再一次有想要大哭一场的感觉,但这时又困又累,哭...

失去爱 - 107

 * 那天下午孔颖颖去附近的公园散步,本来走得很愉快。在国内,很难有这么好的空气,这么清静的公园,满眼让人愉快的绿地。公园离她家很近,里面有很多起伏的小山坡。颖颖随着道路上上下下地走,周身微微出汗,心情舒畅。后来,她不走了。坐在路边的一条长椅上。那天天有些阴,却还亮着,现在已经有点差黑的迹象了。公园里人很少。在稍远的地方有一个专门给小孩玩滑板的水泥场子,两、三个白人小孩正在那里一遍遍地练习滑板。滑板的轮子落地和滑动的声音,这里隐约地可以听到。这时,一个中年白人男子走了过来。孔颖颖注意到他样子看上去挺体面,穿着正装,西服革履,头发也梳得整整齐齐。但这个男人不知哪里有那么一点让孔颖颖说不出的变扭。也许正是因为在公园里散步的人,没有穿得这么整齐的,而且,他头发还打了油。不过,孔颖颖当时也没有太在意,仍然自己在那里坐着愣神。但这个男人却径直走到她的面前站住了,从兜里掏出一张100美元的绿色钞票,递给孔颖颖。孔颖颖吓了一跳,身体不由自主地向后闪了一下。这时,男人告诉她,他想买她脚上穿的袜子,100美元,问她卖不卖。那个声音很轻,非常温和。但颖颖一下懵了,心怦怦乱跳,张口说了句:Wate?不知道为什么,她的声音也变得很轻。平时颖颖说话可是个大嗓门。那个男人又解释了一遍。没错,100美元。他想买颖颖脚上穿的袜子!孔颖颖感觉这太怪异了。她生气了,不快地说:不卖。没想到那个男人又从兜里掏出一张50元的票子继续轻声说,150元要买颖颖脚上穿的袜子。孔颖颖连忙结结巴巴地用她生疏的英语解释,说这袜子她还要穿呢。如果她有多余的,她可以送给他。就在这时,一个遛狗的人从远处走过来。这个男人于是神情怪怪地离开了,好像非常失望。当他走后,孔颖颖才突然感到恐惧,浑身发软,手在微微地抖,但她没有察觉。因为,她这时想哭,可哭不出来。就这样她瘫在椅子上好久,才可以慢慢地站起来回家了。但是整个晚上,孔颖颖的心情糟糕透了。沮丧一直持续了好几天。一度甚至想要回国算了。   * 然而,是在课程就要结束时,孔颖颖讲出那件在孔颖颖讲过的诸多不可思议的事情中,最让吴敏感到错愕的那件事。 事情是这样的。在课程快要结束的一天,上完课,吴敏和孔颖颖照常一起去附近一家冰淇淋店。这家冰淇淋店有50种冰淇淋,她们约好要用一个学期时间把所有的冰淇淋尝一遍。在吃时,孔颖颖兴奋地告诉吴敏,《三体》就要被好莱坞拍成电影了。...

失去爱 - 106

 * 吴敏再婚了。婚后不久就随同丈夫一起去了美国。丈夫和她的女儿本来就是美国国籍,在马里兰省巴尔的摩的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有自己的实验室。离开前,吴敏最后一次看望了夏雷。夏雷更老了。这没有什么奇怪。世界上并不存在真正的返老还童。但是,她的丈夫总是爱对她谈rejuvenation,返老还童。因为,他现在在继续研究肿瘤的同时,也开始研究胚胎干细胞。他告诉吴敏:肿瘤细胞和干细胞即完全不同,又非常相像。简单来说,干细胞是有序的增殖,程序化的分化,而肿瘤细胞是无序的增生,没有节制,也较少分化。但是,如果人活得足够长,那么迟早都会发生肿瘤。所以,吴敏的老公总爱说,癌细胞是进化的结果。当然,吴敏认为这是在开玩笑。吴敏的丈夫坚信,人类掌握返老还童的技术,(而更根本的是长生不老的技术,)只是时间的问题。夏雷衰老的速度,让吴敏心惊。不过很快,她就意识到,自己可能不应该来这里。两个人都避免谈论小雨。可是,如果不谈小雨,他们俩就没有太多可谈的了。吴敏这才意识到,没有了小雨,其实她和夏雷就没有什么关系了。她只是反复叮嘱夏雷:要注意身体;而夏雷则反复告诫吴敏:要小心,注意安全,美国非常危险,那里其实一点也不好。夏雷的身体很糟糕了。疾病缠身,高血压、心脏病、脑拴塞,他现在反应迟钝,说话缓慢。每说一句话仿佛都要经过艰难的回忆。在临走时,他又问吴敏要去哪个国家?吴敏再一次耐心告诉他:美国,夏雷再一次说:可一定要小心啊!那里人人都有,说到这里,夏雷停顿了,然后,慢慢抬起右手,做出一个枪的手势,向着吴敏的脑袋指了指,盯着吴敏,目光突然又变得锐利逼人,让吴敏不舒服,都有枪。一说完,夏雷放下手,最后叮嘱:走近自己的车子时,要注意观察周围有没有可疑的陌生人。坐进车里,要随手锁住车门。 到了美国不久,吴敏竟然怀孕了。她自己都不敢相信。这即带给她喜出望外,也让她日夜不安。她已经是高龄产妇。直到肚子一天天大起来,6周,12周,24周,各项检查都是正常的,她才渐渐安了心。是一个女孩。孩子出生后,当吴敏抱到她的一刻,失声痛哭。那一刻,她就又想起了小雨。 有了孩子日子就像飞起来了一样。吴敏成了家庭主妇。每天的生活忙乱,疲惫,而幸福,偶尔,心情不佳会对生活稍稍失望;偶尔,会有时感到伤感,有时是突然间的非常的伤感;偶然,会感觉寂寞,是无边无际的寂寞;偶尔,时间会突然停下来,这时,吴敏就感觉若有所失。但幸好生活的车轮又...

失去爱 - 105

 * 不久,“天堂里的春天”又向小雨要手机号。她希望能和小雨通电话。她说她不习惯打字,过去她就不喜欢写字,现在不喜欢打字,况且很多事写是写不清楚的,只有说才能说清楚。小雨也不喜欢打字,打字太麻烦,但是否说就能说的更清楚,他也不能确定。而就这样给一个在网上认识不久的陌生女人自己的手机号,他也不知道是否合适,隐隐地感觉这或许是一个危险的开始。“天堂里的春天”并不着急,她一直耐心地说服小雨把手机号给自己,鼓励小雨要鼓起勇气和她通话。不知道为什么,对于她的话小雨在内心里一直感到反感,但又同样不知道为什么,他又总是不能拒绝或放弃和她的联系。就像现在他听到她鼓励他要有勇气和她通话,心中非常反感。为什么她会以为他是没有勇气,不敢和她通话?难道她自以为她是一个高高在上的人吗?但同样最终还是犹豫着把自己的手机号告诉了她。“天堂里的春天”具有一种强大的耐心和说服力,像腐蚀剂,持续而有力地瓦解掉小雨的所有的抵抗,使他不得不把自己的手机号给了她。在把手机号给她之后,小雨又立刻有了一瞬间的后悔,但随即就想到,这场奇怪的通话将会怎样开始呢?尤其是,她的声音会是什么样子?这让小雨变得很有些不安。于是,他开始回想在自己的一生中,都是怎样和一个人第一次开始一场电话的通话呢?但他发现自己什么也回想不起来。于是他又开始回想,自己的第一次初恋,第一次失恋,第一次性,第一次吸烟,喝酒,第一次失眠,在想到第一次失眠时,想不起来了。但是他仍然禁不住好奇,在电话里她的声音听起来会是什么样子呢?这样他又开始想他听过的所有的那些不同人的不同的声音……。发现声音竟然和相貌是一样的,每一个人都是不同的,每一个人都拥有自己独特的相貌和声音,没有相同的相貌,也没有相同的声音,它们一样的真切,也一样的在回忆时就变得模糊。然后很快,小雨就听到了“天堂里的春天”的声音。但还是同样的奇怪。那声音既让他不喜欢,但又让他无法拒绝地想听下去。那是一个女人的声音,有时仿佛过于成熟,像是中年女人在教育自己的孩子,但有时又像是一个还有些傻气的痴情少女的声音。小雨觉得这是一种非常奇怪的混合,并不是混合,而是一层一层交替出现,一会儿是那个中年的母性的声音,一会儿又是那个少女的声音,就是像是一杯鸡尾酒,但是,这是装在一只非常非常细长的酒杯里的鸡尾酒,一层一层的颜色和味道反复变化着,如同轮回转世般地交替出现,但也可以说是声音的化石,生物在地层中...

失去爱 - 104

 * 得知恶性肿瘤的诊断后,坐在回家的车里,夏雨回想起刚才发生过的种种事情,感觉都不像是真实的,从医生一见到他时的神色,就非常虚假,然后是医生对着他说了很长时间的话,也非常虚假,走出医院门口时的阳光,门口拥挤混乱的场景,和突然冲击他耳膜的巨大的噪声,还有现在,汽车类似自发的缓慢移动,车里安静的环境,车外路上无声行驶的车辆,街上往来行人的面庞、神色,他们走路时的动作、姿态,还有静止的天空,一切都显得似是而非。夏雨坐在这样的不真实感里想到了自己的那些童年,已经不在人世的父母,他们的音容笑貌,还有自己那些精力旺盛的日子里的快乐,这些仿佛都更加的不真实。车外北京道路的拥堵已经到达了令人震撼的程度。如果从高空用鹰眼向下俯视,透过包裹着这座城市的浓重的雾霾,你会看到遍布城市的所有道路上挤满了密密麻麻,数以百万计的车辆,大大小小,有各种各样的型号,品牌,颜色,和样式。从高空往下看,像一只只移动的盒子,拥塞在路上,从头到尾,前后相连,形成一个闭合的环路,整体的缓慢移动。在车子里黑暗驾驶舱的下方,无数只穿在各种鞋子里的脚,正在不断小心翼翼地,在刹车踏板和油门之间转换,踩下去,松开一点,抬起来,微微挪开,重新再踩下去。而整座城市却像是一只被道路所重重束缚住的巨大的肉球,正以令人炫目的速度向着不知何方的希望中的幸福疯狂地冲去。在这座野心勃勃的城市里,充满了幻想和破灭,雾气越来越重,或者雾气是在渐渐散去,有人发财了,有人破产了,人们欢笑,人们叹息,依然有人在出生,依然有人在死去,而夏雨此刻正困惑地坐在一场完完全全失去了真实感的就要醒来的噩梦里。 就在不久前,听到自己患上的是恶性肿瘤的一刻,夏雨脑海中首先想到的竟然是倩文,自己早已亡故的妻子,甚至有一瞬间夏雨的脑海中闪过了一个念头,在自己的恶性肿瘤和倩文之间存在着某种神秘的关联,但随即这念想就湮灭。 事实上正是恶性肿瘤晚期的诊断使夏雨在这一阶段所经历的可怕而神秘的剧烈头痛,得到了一个科学的合理解释。现在,这头痛变得有道理了,不再神秘。只不过这个解释比头痛本身还可怕100万倍。等重新坐在家中的时候,夏雨已经有了两种全新的人生感悟:一,恶性肿瘤的确是恐怖的;二,知道恶性肿瘤的恐怖和得知自己罹患恶性肿瘤后感到的恐怖是两回事。这样,夏雨就回想起很多年前的那个夜晚。那时,他正和小珂陷入婚外恋情。一天晚上,回到家走到妻子身旁,当倩文拉起夏雨的手去...

失去爱 - 103

 * 沈菲在法拉盛的日子平静而安详地流逝着。她在这里转眼生活了许多年,她交了新的朋友,保持着积极的心态,尽量对新事物保持兴趣和好感,为自己寻找一些快乐的事情,让日子尽量忙碌些,忙碌的人更容易快乐,或者,就忘记了悲伤。生命的大海已不再会有狂风和骇浪,但海水永远不会静止啊,总是有着层层的涟漪。有时沈菲会想起小菲,小峰,自己的爸爸,妈妈,想时仍然是平静的,还有许多过去的人和事情,他们会像一部老电影,又模糊,又特别的熟悉。但沈菲会让自己不要过多的沉溺其中,总是会让风吹起,把正渐渐聚拢的淡淡的悲哀轻轻地一次又一次吹开。   * 在沈菲85岁那年,她最后一次回到成都。距离上一次回家,已经过去15年。现在,她已是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走在这座闪闪发亮的城市里,身旁汽车飞驶,人流如梭。但一切都显得不再真实。这座她熟悉的城市已经变得陌生,走在街上,一度沈菲想:自己这是在哪儿?那座童年里的城市又去哪里了?难道它们都真的没有了吗?自己再也不能把它们找回来了吗?她努力回想自己曾像小马驹一样跑过的那些石板路上,还有巷子,街道,店铺,儿时的那座城市已经消失,比她消失的还快啊。她在过去年轻时回家,什么没有这种感觉?她想可能是因为她老了。所以,应该克服这种怀旧,喜欢新的城市。但走在这座城市里,仍然感觉怪异,心情不好。   * 直到沈菲再一次来到成都郊外的赵公山时,她的心才终于平静下来。赵公山依然在那里,绝世独立。山很高,山顶笼罩着薄雾,山体郁郁葱葱。这山没有什么特别的景致,也没有出名的道观或者寺庙。所以,一直以来游人罕至。但赵公山是一座大山,非常高。而现在,更显得格外安详。 在高中的时候,沈菲和班上的同学爬过一次赵公山。这次爬山给沈菲印象深刻。因为山高,他们在快到山顶的一座道观里住了一夜。沈菲记得,道观很小,由青砖和木头搭建而成,已经很破旧了。观里面住着一名奇怪的中年道人,留着长胡子,身穿青色道袍。沈菲注意袍子上面打着补丁。他头上带的道士的帽子,让沈菲感觉样子好笑。道士给同学们做了一顿晚饭。从山里采摘的几种野菜,用姜、蒜和干辣子在热油里素炒一下,撒上盐,一大锅热气腾腾新蒸的白米饭。当时,同学们都觉得这晚的饭菜美味无比,(但也可能是饿了。沈菲望着眼前的赵公山想,那时候总是饿,饥饿的感真觉美好啊,)大家一哄而上,转眼几个盘子就干干净净了。晚上住的地方是一间屋子,两排相对的通铺,...

失去爱 - 102

 * 第一次参加书法社活动,在欢迎沈菲时,老师兴奋地告诉她:你来的正是时候。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下个月要举办一个大型中国书法展。届时,我们大家一起去观展学习。你很幸运。老师说:这次展览将是西方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中国书法展。盛况空前啊。展品不仅有大都会博物馆的馆藏,还有许多是来自于不同国家博物馆、美术馆和一些私人收藏家的珍贵藏品。这可以说是空前绝后,千载难逢啊。沈菲知道,这位老师原来在国内就是一名知名书法家。作品经常在香港拍卖。老师又告诉她,现在国际艺术品市场上,中国艺术家的作品价格一路攀升。这是因为中国强大了,现在有钱了。这时一位刚从国内来纽约探亲的老头急着插话。他告诉大家,说:最近曾樊志的漫画《最后的晚餐》在香港以16亿港元拍卖成交了。沈菲听老头说的好像和曾樊志很熟,她想曾应该就是一位现在当红的画家了。16亿?哪能这么贵?这不可能。这时一位老太太表示不相信。老头不屑地撇撇嘴,显示出觉得老太太生活在这里孤陋寡闻啦。他说:就是16 亿港元。没有错的。说完,就继续讲:现在是中国决定世界的走向;中国的艺术家决定世界艺术的走向。在意大利,《最后的晚餐》已经破旧得不行了,我去看过。 将来如果需要重画,一定会由中国人来画。我看就直接让曾樊志把他的漫画画上去就行了。屋里的人听了都笑了,只有那个老太太仍然不高兴地反驳说:你别胡说八道啦。那是糟蹋达芬奇。那些现代艺术,我可一点儿也欣赏不了,我就是看不出它们有哪好来。老太太得到了许多人的赞同。但老头并不生气,仍然睁大眼睛兴致勃勃地说:画上去就好了。越看越好。然后又问老太太,是否去过卢浮宫?可没等老太太回答,他就自顾自地说了下去:我去过。在那里我看了贝聿铭设计的那个玻璃三角,怎么看怎么觉得难看。不和谐,丑陋。可是现在,它成了法国的国宝啦,是法国人的骄傲!以后,曾樊志的《最后的晚餐》就是意大利的国宝,是意大利人的骄傲。就是就是。那个老太太不高兴地打断了老头,嘲讽地说:今后,中国就是地球的球宝,中国人就是地球人的骄傲。这时,老人们立刻分成了两个阵营,一个阵营坚决支持老太太的嘲讽,一个阵营对于老太太对中国和中国人的嘲讽态度非常不满。只有一个老太太发现老师一直不说话面无表情站在一旁等着,忙说:你们都别说啦,老师还没讲完呢!于是,大家就静下来,看向老师。老师脸上立刻又浮现出笑容,接着对沈菲说:但这还不是本次展会最吸引人的地方。这次展览最大...